【端午節2021】端午節由來3大說法,原來與屈原無關?
從小就聽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,但原來真正的由來不是關於屈原?究竟端午節真正由來是甚麼?我們吃糉、爬龍舟到底是為了誰?一文了解端午節的淵源!
時期 | 事件 |
遠古 | 百越族祭祀節慶 |
東漢 | 紀念孝女曹娥 |
春秋戰國 | 悼念楚國名臣屈原 |
端午節由來說法一:遠古百越族的祭祀節慶
關於端午節較有考據的說法,則來自古代長江中下遊的百越族。百越族古時崇拜龍圖騰,更有斷髮紋身的生活習慣,生活於河岸的水鄉,亦有以竹筒包裹米粒蒸飯的生活習慣。
據說端午節原有的龍舟競逐不只一天,糉子原來也是以竹筒所製,而非竹葉,兩者均是作為百越人的祭祀活動,慢慢演變持續數天的大型節日。直到秦漢後,百越逐漸融入中原,開始使用農曆,便以農曆五月五日為節慶,即「端五」,再流傳為「端午」。
端午節由來說法二:紀念東漢的孝女曹娥
另一個傳說與屈原的故事頗有相近,與生離死別有關,相傳在東漢時期的上虞(今天的浙江紹興),有一名巫師在祭祠潮神伍子胥的時候,小船遇急水翻沉溺死,屍體遍尋不獲。巫師的女兒和中秋的傳奇人物嫦娥的名字同樣有個「娥」字,名叫曹娥,只有十四歲﹐日夜在江邊嚎哭,等待父親回來,等到農曆五月初五時節,悲痛欲絕之下跳進江裏為父親殉葬。
傳說其他人打撈起曹娥的屍體時,曹娥卻緊緊地抱著父親的屍首。這個富有神話意味的故事在當地廣為流傳,曹娥亦成為了著名的孝女。這個端午節起源故事的傳奇色彩絕對不比各式傳統唐餅,如老婆餅、鳳梨酥及月餅的由來故事遜色,同樣令人為之動容。
後人爲了紀念曹娥,就在曹娥投江的地方興建了曹娥廟,並將她居住的村鎮改名做曹娥鎮,又將她殉父的江定名爲曹娥江,然後曹娥殉難的日子,就成為了「端五節」,用以祭祀河神及紀念曹娥,再廣傳為端午節。
端午節由來說法三:悼念楚國名臣屈原
至於最常聽見的說法,則當然是屈原的故事。
屈原原為春秋時期的楚國大臣。他提倡增強國家兵力,聯同齊國一起對抗秦國,只是楚國另一位大臣靳尚與公子蘭早被秦國賄賂,便極力反對屈原的主張,更令屈原被革職,流放他鄉。直到秦國軍隊攻破楚國,屈原悲痛欲絕,在農曆五月五日寫下了絕筆作「懷沙」,便抱石投進羅江以身殉國。
據說屈原深受百姓愛戴,其死令楚國百姓十分哀痛,紛紛到汨羅江憑吊屈原,有漁夫將原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丟進江裡,祈求河裡的魚類吃飽以後,不會啃咬屈原的屍體,又以熱鬧的龍舟賽事守護屈原的英靈。其他人爭相仿效,龍舟和及吃糉即成為端午的習俗。
恆香2021 端午節專題:
歷史習俗篇
>端午節由來3大說法
>端午節傳統9大習俗
>端午節龍舟3大起源
>端午節6項禁忌
食譜/食材篇
>7步自製鹹肉糉
>4種鹼水糉食法
>簡單包糉法:3款種教學
>裹蒸糉vs鹹肉糉
>7種常見糉葉
>鹼水糉卡路里成份
>鹹肉糉卡路里攻略
>北方糉/南方糉/廣東糉/福建糉 有何分別?